是什么,让天鹅用翅膀为河南投票?丨豫上水经“著”③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】?河南省是唯一一个地跨海河、黄河、淮河和长江四大流域的省份,水之于河南,不仅孕育生命、促进生产,还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如今,围绕水资源、水文化,河南发展生态环境游、历史文化游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照进现实。
1月18日上午,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2024年河南绿色发展提质增效。黄河干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,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51公里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6平方公里。完成丹江口库区周边石漠化治理100万亩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。
守护好一方水土,游客和天鹅为河南的生态和发展投票。
1万余只白天鹅在三门峡过冬
在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,一块巨大的砥柱石在滔滔河水中屹立千年。
郦道元《水经注・河水》记载:“砥柱,山名也,昔禹治洪水,山陵当水者凿之,故破山以通河,河水分流,包山而过,山见水中若柱然,故曰砥柱也。”也就是说,这块砥柱是相传大禹治水,斧劈三门留下的镇河石柱。成语“中流砥柱”也来源于此。
千百年来,这块“中流砥柱”被赋予了内涵丰富的精神象征,吸引着古今文人和游客抚今追昔。
在砥柱石上游不远的三门峡东西城区之间,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区域,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天鹅经过千里迁徙来这里栖息越冬。
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孟繁昌说:“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到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已经从10年前的2000余只增加到现今的1.6万余只。”
在此基础上,三门峡市持续举办“白天鹅旅游季”活动,成功打造了“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”经典文旅产品,成为黄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冬季旅游的黄金线路。
以此为支撑,三门峡市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产品特别是生态游产品供给。“生态家底”越来越厚,旅游人气也越来越旺。
500万人次自驾游林州
提到河南的水,绕不开红旗渠。
60多年前,数十万安阳林州人民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,使当地群众走出了吃水困境,并孕育出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。
“安阳缺水盼水,也更加珍惜水。”在2024年11月底举办的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,安阳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薛崇林道出安阳与水的情结。他说,该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以往大幅下降,年均引水2亿立方米以上,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率居全国第12位,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数量居全省第1位。
2024年,红旗渠所在地安阳林州市接待游客1965.23万人次,综合收入117.57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0.06%和12.94%,荣获“2024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”称号、“全省旅游消费示范县市”称号。
修建红旗渠引水,在过去解决的是生存问题,如今也解决了发展问题。
2024年年底,国家文物局办公室、水利部办公厅公布“共和国印记”见证物和“共和国水利故事讲述人”名单,“红旗渠”榜上有名。
与此同时,林州市旅游资源品质持续提升,现有国家风景名胜区、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地质公园等“国字号”品牌40个,一批中高端酒店和民宿纷纷下沉林州市场,各星级酒店和“红旗渠人家”民宿假期入住率95%以上。据悉,2024年底,林州市还获得“2024河南自驾旅游宝藏县域目的地”称号,入境自驾游140万部车、500万人次。
“渠首”所在地吃上“旅游饭”
河南大部分国土面积处于北方,气候干燥少雨,南阳、信阳部分区域位于秦岭―淮河线以南,在气候、文化等方面也带有一定的南方特色。
在有着“北国江南,江南北国”之称的信阳,无论是年降雨量、水资源总量,还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,均长期居全省首位。在气候和水文优势的加持下,文旅已成为信阳的新名片。2024年12月31日,信阳市环大别山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将山水田林湖草茶串连成景,把南湾湖、鸡公山、汤泉池等42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沿途的美丽乡村、露营基地、民宿小院等串珠成链,促进了信阳茶旅、文旅、红旅和交旅深度融合发展。
守护一渠清水永续北上。2024年12月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迎来通水10年。10年来,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,受益人口超1.85亿。
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申季维说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,已累计向我省河湖生态补水42.71亿立方米,通过水源置换、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,推动了河湖生态环境的复苏,城乡河湖再现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勃勃生机。
在“渠首”所在地南阳市淅川县,当地产业持续向“绿”。同时,为守护好“一库碧水”,当地加大生态修复,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,守护了绿水青山,收获了“金山银山”。
淅川县目前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、3A级景区3个,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,打造星级酒店8家、精品民宿16家、农家乐700余家。3万名群众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
在河南省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“开门红”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,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黄东升介绍,2024年河南全省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、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。
河南,以水为名,因水而兴。水资源、水生态正为旅游业注入强劲动能。
责编:李文玉 | 审校:张翼鹏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万军伟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